中国男篮14人抵达沙特,入住2000元酒店,周琦缺阵——一场没有主角的比赛
每当中国男篮出征,总会引发一阵关注。篮球运动仿佛成了国人情绪的晴雨表,一旦赛事临近,人们便会热情高涨,仿佛比赛在遥远的沙特,心却在自家电视机前。而今年,更为刺激眼球的不是比赛本身,而是男篮一行在沙特希尔顿酒店2000元人民币一晚的住宿,和那位全明星中锋周琦的再次“隐身”。
这次,中国男篮一共去了14人。名单里无数熟面孔,胡金秋、赵睿、胡明轩……每一个都承载着球迷的期待。而周琦,就像饮料里的气泡,看似随时会冒出来给你带来一丝刺激,最终却还是消失在空气里。自从伤情退出大名单后,他宛如人世蒸发,既无偶遇,也无社媒活动。周琦的名字一旦出现,总会引来无数设问:“他到底还能不能打?”、“内线靠谁顶?”结果答案一如既往:没人知道,主教练更不会说。
球迷难免焦虑。谁让中国男篮向来内线薄弱?余嘉豪独木难支,杨瀚森没来,徐昕回去了。周琦如果回归,整个队伍起码能站得更稳。毕竟上届亚洲杯,1/4决赛虽败给黎巴嫩,却是周琦独得22分21个篮板,用实际行动证明,“我的存在就是胜利的希望”。一个人的能力能补天吗?可能不能,但至少让大家有了做梦的权利。
而现在,这批14人像是赶赴一场未知命运的演出,没有彩排也没有备用队员。对比对手约旦的12人名单早已妥妥帖帖,我们还在等最后的悬念。不公布名单?大概率就是为伤病留点空间,毕竟竞技体育,意外比常规还要靠谱。至于沙特这家希尔顿酒店,房价2000元一天,立刻让网友炸开了锅。有人说:“中国男篮打球不行,住倒是一等一。”连吃住都成了靶子,可见比赛还没开打,舆论赛场已杀红了眼。
聊到比赛本身,8月5号先拿主场沙特“试刀”,8月7号轮到印度,最后更刺激,8月9号遇见老熟人约旦。关于结果,球迷早已练会了自我调侃:小组第一就有希望,否则老天保佑别再遇见莱阿基和劳森组合带队的黎巴嫩。因为理智地讲,对阵黎巴嫩,哪怕你是CBA明星阵容,也未必能稳赢。把希望寄托在“拼命三郎”式的逆袭,不过是一场钢丝上的杂技。每一场胜利,都像命中注定的“意外收获”。
那么中国男篮究竟该如何自处?一方面媒体高调报道,球员出行阵仗十足;另一方面,成绩却不敢许诺。就连休息一晚住正规酒店,也会被扣上“浪费”帽子。早些年,男篮代表的是体坛精神,如今却是全民压力测试机。但男篮本身并非洪水猛兽,他们不过是普通年轻人,挥汗如雨地守护着一份事业。公众的期待过重,传媒的话题制造,比赛还未开始,压力早已“爆表”。
这种吊诡,反映了中国体坛微妙的转型期。所有人都想出成绩,但没有任何安全保证。不管你多想要周琦那样的“天神下凡”,现实只会告诉你:球员们也有伤有痛,职业生涯不会开挂。正如中国男篮的处境:我们始终需要一个主心骨,但等这个“主角”出现,往往等到比赛过去了,新闻发布会都结束了。
这也许就是中国男篮的当下宿命——输赢都有人骂,离赢差一点时怨声更大。住贵酒店被喷,打好比赛也不过是暂时缓和。球队其实也不容易,每一年过来都是背水一战,只是这条“背水路”似乎越来越窄。
最后,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:到底我们是在为男篮比赛加油,还是在发动全民吐槽大赛?中国男篮不是救世主,他们的故事和挣扎,某种程度上正像我们自己——总是在压力、期待与现实之间拧巴着前行。
所以,当我们目送他们奔赴沙特,不如少一点嘲讽,多一点包容。毕竟,在这个没有“主角”的舞台上,每一次拼搏,已经是最好的答案。
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,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及时反馈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。
最专业的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去哪里加杠杆,全国最好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